(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亚太区总代表,文/刘萌)近日,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之下,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北京证券交易所分别发布了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指引。该指引发布,迅速成 为“热搜”, 引起广泛的关注。虽然该指引并非强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发布ESG报告,仅是对特定上市公司才做强制要求,但该指引的重大意义在于对中国上市公司的ESG披露有了更规范的指导和要求。
2024年是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提出ESG的20周年,在推广ESG理念及原则的20年里,关于ESG的声音中从来都不缺少争议,然而随着ESG概念的普及和落地,我们发现,近年来ESG在争议中越来越火热,尤其在中国,据观察,近两三年的每一年,都会被大家称之为“ESG元年”。而由于上述指引的发布,大概2024年会被称为上市公司ESG披露的元年吧。
然而,当我们在围绕ESG论道时,都在谈些什么?ESG究竟能解决哪些问题?时间回到20年前,我们会发现,ESG 确实是为了解决问题而生的,它肩负着使命,也承受着非议,却越来越成为企业的“必选项”。成为“必选项”,不仅意味着时代召唤的必要性,更是一种商业上的选择。
安南的振臂一呼
1999年,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提出”我们,联合国和你们,商业界,共同发起一项基于共同价值观和原则的全球契约,为 全球市场带来人性化的面孔“。
随即,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2000年在联合国总部纽约正式成立。24年前和今天相似的一点是:全球化出现倒退趋势,各种”主义“回流。如果我们仔细回顾,从20世纪末期开始,对全球化的不满情绪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日渐高涨,其主要的指向是经济全球化引发的对环境和社会等方面的负面影响,特别是不平等现象的加剧激化了更深层次、更广范围的矛盾。
于是,安南提出了为全球市场带来“人性化“的面孔的必要性,建立了全球契约组织。那么怎样驱动企业界为全球市场的“人性化”发挥积极作用?为了回应这些问题,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于2004年发布“在乎者赢(Who Cares Wins)”报告,首次正式提出ESG理念,为企业界成为应对全球化挑战的积极力量设定了三个宽泛但重要的领域:环境、社会、公司治理。
ESG 理念提出后,在多重利益相关方的驱动下,对其认知和意识有了明显进展, 但在如何将几个领域有机整合并应用方面,各国、各界面临明显挑战,难以协商统筹出一个可以衡量和比较的全球认可的统一标准。
如何帮助ESG落地,并在更为广泛的利益相关方中贯彻,特别是助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规模、不同行业的企业找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更近一步,基 于联合国公约和相关国际法, 提出并完善了“全球契约十项原则”。这十条原则来源于各国签署和普遍认可的国际规范,由联合国大会决议公开支持,分别涵盖了保护人之为人最为基本的权利,关爱劳工,保护环境和杜绝腐败几大领域,是当今世界上被最广泛采纳的企业可持续发展需遵守原则的最大共识。目前全球已经有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万多家企业,以及来自中国的1000多家企业积极拥抱和践行这些原则。
很多企业对于ESG的践行会分割对待,但全球契约十项原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所有企业在践行十项原则时需要协同履行,而非只关注某一个领域。因此,以全球契约十项原则为抓手、以全球契约十项原则明晰 ESG 落地的途径,可以有效地避免以偏概全,杜绝“漂白”“洗绿”等纯公关行为,确保企业从全方位、多角度,均衡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全面发展的“企业公民”。
ESG,能解决什么问题?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亚太区总代表刘萌女士提到,在联合国工作近二十载:这些年里,我们从第一天开始讲社会公益、企业捐赠,后来讲到CSR企业社会责任,到今天又流行ESG,还有很多类似的概念,包括共享价值等等。这些概念描绘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一直在变,但其实,它们的本质和内涵都是相近的,人们只是给这些内涵在不同时期贴上了不同的标签,而蕴含其中不变的是为了更好的世界,为万世开太平。 而“为了更好的世界”,绝不是一句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是契合着我们每个人实实在在的生命体验。也正因为这是一个如此宏大的命题,反而更需要能脚踏实地的去解决问题。
ESG肩负着新时代的使命。企业正进入“利益相关方经济“逐渐成为主流并决定企业命运的新时代。这个时代的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要兼顾利润,人,地球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ESG作为企业战略和运营的重要支点,是企业构筑更有韧性、坚不可摧的可持续领导力的关键,这与中国政府所倡导的新质生产能力有着相同的内涵与外延,共同强调了环境友好 的 、高质量的 、可持续的未来建设。
毋庸置疑,气候变化是决定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全球性挑战。迄今多达36亿人生活在极易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的环境中。全人类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正处于一个决定性的时刻。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企业必须制定战略并采取行动的世纪必答题。
联合国秘书长明确呼吁每个部门和行业都需要朝着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前进: “对于企业界,我们需要看到对新兴经济体的净零排放、气候复原转型的更多投资。这是正确的事情,也是有利可图的事情“。
一方面企业需要加强基于气候科学来设定近期及长期减排目标的能力,杜绝“洗绿”行为,确保实施可以核查的、有公信力的脱碳计划和行动。另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加强其对科学碳目标(SBTI)和气候友好型投资和产品开发的参与度,并鼓励企业将此类气候友好型投资积极引入发展中国家和社区。
在迈向2030年的关键窗口期,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起了“气候雄心加速器“项目,为企业成员提供以行动为导向的气候领域能力建设,帮助企业掌握所需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加速其进程,从而确保企业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这一雄心目标。
与此同时,持续赋能女性和青年,可以在加强包容性、促进社会公平的同时,为全球经济释放出更大的增长潜力。研究表明,性别平等与各行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女性领导力及企业高管和团队中的女性比例作为企业ESG战略行动的一部分与企业的回报率、知名度等因素息息相关。
全球目前在赋予女性经济权力方面的进步非常有限,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进一步加剧了实现性别平等目标的挑战。为了更有效的帮助企业获得在经济性别平等领域,特别是策略制定和行动推进方面的管理能力和绩效提升,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起了“性别平等加速器“项目,为企业获取专业支持、能力提升和经验交流机会提供了学习、实践和交流合而为一的平台。
青年领导力也是同样:经济活力、创新、和平、包容、气候变化等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议题不能缺少青年的参与。企业中的青年绝非廉价劳动力,他们需要被更好的赋能,提供更多的机会,在企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上有发言权并能参与决策。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并最大程度发掘青年的潜力和作用。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起”青年专业人才SDG创新加速器“项目,致力于为企业里的青年人才赋能,激励未来的商业领袖和创新者加速创新,探索大胆又可行的商业解决方案,促进结果导向的学习与合作,进而实现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 的积极进展。
目前,来自180多个国家的72000多人次通过全球契约学院进行围绕ESG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在线学习,来自60多个国家的3700多家企业参与了以上的加速器项目,在企业核心业务和供应链中践行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实践,共同为SDG加速。
如何向前多走一步?
ESG 概念提出之后的这 20 年中,并非一直被追捧,甚至近年出现了“反ESG”的声音。剖 析“反ESG”的声音时会发现,并没有人否认增强E、S 和 G 这三个方面的企业战略和举措对企业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争议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 ESG 评价体系和评级对被 评企业是否透明、公平、公正和客观,二是 ESG 投资是否会长期创造相较于非 ESG 投资更为 丰厚的财务收益。
在践行ESG 的过程中,有远见的企业也逐渐找到方向,而“尝到甜头“的企业会坚持下来,并向前一步,从产品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从企业的全产业链的角度来拥抱可持续发展,真正将 ESG 理念,全球契约十项原则落实到战略和运营当中去,将 ESG 作为企业“必选项”。
自 2017 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落地中国办公室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以中国企业自身的实践案例,来讲述关于ESG的故事。恰逢纪念ESG 被我们提出二十周年之际,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携手合作伙伴联合出品“ESG+20 可持续发展领导力” 系列访谈节目, 通过对话可持续发展领域先行的企业家,分享企业“行动者 ”的管理智慧与实践经验, 聚焦每家企业和企业领导者的可持续领导力。
在4月22日地球日即将推出的第一期节目中,我将对话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理事 、厦 门航空董事长赵东先生。赵东董事长在节目中表示:“(无论)ESG也好,(联合国全球契约) 十项原则也好,一定要把它融入到战略里,不能只停留在理念上,如果你养成了习惯,企业形成战略去落实的过程中,可以降低很多成本,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与联合国全球契 约组织的沟通中,厦航尝到了甜头。”
后续,我们还会继续去寻找和讲述中国企业关于ESG的故事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除了上述访谈节目,我们还将评选“SDG 先锋”,落地“ESG+20优秀案例集锦”、“走进20+全球契约会员企业”等系列活动,让ESG不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层面,而是与更多的中国企业一起,向前多走一步,去发现、探索、并启发更多的想象力,激发更多的创新与实践。
20 年前,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布“在乎者赢(Who Cares Wins)”报告,首次正式提出ESG理念和原则,呼吁企业和投资界将环境、社会及治理纳入战略与运营。20年后的今天,我们呼吁企业界向前一步,采取务实行动,在可持续发展与ESG的浪潮中做到“行动者胜(Who acts Gains)”。
上一篇:全面客观看待当下中国出口